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開展 模擬救援演練:盤錦是座有愛的城市
近年來,市紅十字會十分重視推進應急工作發展,進一步加強了紅十字救援組織體系、工作機制、預案制度、物質裝備、保障機制等各項能力建設,紅十字應急救援隊各分隊之間的協同配合、應對突發事故的組織指揮、快速響應、隊伍自我防護及現場處置能力都得以提高。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構建紅十字會全方位、立體化人道救援、救護和救災新格局”要求,9月19日上午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模擬地震災害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在遼河左岸進行。近60輛各類車輛、80余名隊員及志愿者參加了演練。
在演練總指揮下達“出發”的指令后,應急救援隊員整隊徒步進入災區,無線電通訊建立、救援營地搭建、高空緩降救援、傷員搜救搬運、心臟復蘇技能強化訓練等課目相繼展開。
演練以“重大自然災害”為背景,模擬某地區發生重大地震災害,根據市紅十字會前方指揮部要求,派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應急通訊隊、應急搜救隊、水上救援隊、紅十字藍天搜救隊趕赴災區開展救援。
按照災情設定情況,“受災”地區震后道路受損,車輛無法行進,救援人員需自帶攜行裝備和物資向“災區”徒步前行,“兵分兩路”分別從不同路線進入“災區”,全程約5.5公里。到達“災區”后,集結隊伍再次點驗裝備物資。在安全區域迅速有序開始搭建帳篷,建立救援指揮部。
與此同時紅十字通訊隊和紅十字藍天搜救隊作為先遣隊伍,相互配合,搜索求救信號的準確方位。通訊隊尋找到一處安全開闊地,迅速架設無線電通訊中繼臺,方便搜救隊員與指揮部之間進行通訊。同時架設短波及超短波通訊鏈路,以方便與外界聯系,將災區情況通知外界,必要時向外界求助。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搜救第一線不斷向后方指揮所發回搜救進展信息,指揮員根據發回來的情報,沉著穩定的指揮著各支隊伍的工作。通過通訊隊與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合作,成功發現三名發出求救信號的遇險者,經過傷情判斷后,由紅十字藍天救援隊、水上救援隊將傷員進行急救處置后轉移到后方大本營進行進一步治療。
本次演練歷時2天,演練科目設置突出實用性和有效性,既有應急救護理論的專題講座,又有貼近災害救援現場的技能演練,通過演練和培訓隊員們進一步熟練掌握了自救互救知識技能,提升了心理素質和救援現場的應急處置能力,同時加強了各分隊配合以及隊員間磨合。演練統一食宿,從一日生活制度到每日操課及課余時間安排,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對培養隊員行為規范化、制度化意識和鍛煉隊員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作意識的養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紅十字志愿者們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用對這個城市的熱愛,為建設文明城市貢獻著力量。
紅十字應急救援隊成員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醫生、工人、老師、個體戶、農民、退伍軍人、無線電愛好者、戶外運動教練、游泳健將、心理專家、自由職業者等,遍布在盤錦市各縣區。救援活動全部為志愿服務性質,不收取任何費用,救援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費用完全由志愿者個人承擔,購置的訓練、救援裝備、設備也以個人自籌和隊伍集資為主,充分體現了志愿服務精神。隊內建立了一整套應急救援預案,每名隊員至少掌握兩到三種救援技能,創新了志愿者救援體系。“當你遇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也能像我們一樣伸出無私的援助之手,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們最希望聽到的。 ”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孫靖濤說。這是一座城市的素養,也是這座城市居民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