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生命的禮物——器官捐獻盤錦在行動
志愿捐獻器官、遺體是一項崇高的行為,是造福他人、恩澤社會、利國利民的善舉,是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無論是對于醫學教學、疾病研究、救死扶傷,還是對移風易俗、殯葬改革、節省資源都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但受傳統觀念影響,仍有部分市民對器官捐獻很不理解。
為了感召更多愛心人士加入到人體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志愿者這個神圣的隊伍中來。12月24日,盤錦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工作人員、盤錦市第一例眼角膜捐獻者家屬以及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共同走進盤錦市廣播電臺“行風熱線”,做客“奉獻生命的禮物——器官捐獻盤錦在行動”專題節目,與全市廣大聽眾就器官捐獻話題進行溝通交流,解答群眾疑問、傾聽群眾心聲,就群眾關于器官捐獻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對話,并取得圓滿成功。
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節目中,盤錦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聽眾朋友們詳細的介紹了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的概念、意義、需具備的條件、基本流程,并耐心傾聽了聽眾的心聲,認真解答聽眾的疑難和困惑,真誠實現與聽眾的互動和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持人還現場連線盤錦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路梅,路梅會長介紹了盤錦市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工作的總體情況以及盤錦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的建設與使用情況。直播時段里,接聽到來自盤錦市的多名聽眾朋友打來的熱線電話,盤錦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就聽眾提出的問題一一給予耐心解答,使廣大聽眾對于器官、遺體捐獻有了更深的理解。
節目中最令人感動的時刻便是采訪捐獻者家屬的時段,作為盤錦市第一例眼組織捐獻者家屬的耿新榮在節目現場與主持人的對話中曾幾度哽咽,三年前,一場車禍帶走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妻子周桂蘭離世后成功捐獻眼角膜,也是通過市紅十字會成功實現捐獻眼角膜的第一人。耿新榮說妻子生前最動人的就是明亮的眼睛,妻子將這份明亮留在人間,是給家人最好的安慰。妻子成功捐獻后不久耿新榮也簽署了眼角膜捐獻志愿者登記表,他希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更多人關注無償捐獻器官的事業。主持人還現場連線了沒能來到節目現場的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者家屬,提起往事固然讓人悲傷,但他們都表示對于親人捐獻器官這件事從未有過絲毫后悔,有的只是欣慰與自豪,他們也愿意為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事業的宣傳推廣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節目直播過程中有多名市民打來熱線電話,表示愿意加入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志愿者隊伍,也愿意帶動身邊人加入,為盤錦市的器官(眼組織)、遺體捐獻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5年盤錦市共實現器官捐獻1例,眼組織捐獻3例,遺體捐獻2例,捐獻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為人類的生命長河增添了光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在無私奉獻中得到延續才體現了生命價值的最高境界。希望所有相信科學、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人都行動起來,摒棄傳統舊觀念,樹立科學信念,正確對待疾病和死亡,關注、支持器官、遺體捐獻,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捐獻者的隊伍中來,用我們的愛心和奉獻,傳遞人間大愛,讓生命再度綻放,讓社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