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盤錦市紅十字遺體器官捐獻公祭儀式舉行
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祭奠逝者最重要的節(jié)日。4月2日,由盤錦市紅十字會主辦、市鶴棲園公墓協(xié)辦的2016年盤錦市紅十字遺體器官捐獻公祭儀式在鶴棲園盤錦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以“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為主題,市紅十字冠名醫(yī)院和部分醫(yī)療機構負責人、捐獻者家屬、受益者代表、登記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大連理工大學學生代表、紅十字志愿者、新聞工作者、普通市民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數(shù)百位愛心人士齊聚鶴棲園公墓,共同獻上對逝者的悼念和哀思。
公祭儀式于上午9點30分舉行,由儀仗篇、 感恩篇、 接力篇、致辭篇、緬懷篇5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盤錦紅十字藍劍救援隊承擔整個儀式的儀仗活動,營造出莊嚴肅穆的祭奠氛圍。儀式上,捐獻者家屬代表、受捐者代表、學生代表、捐獻志愿服務隊代表分別發(fā)言,宣講了全市捐獻者的典型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號召市民摒棄固有觀念,正確對待疾病和死亡,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行列中,讓生命在捐獻中升華。
在致辭篇環(huán)節(jié)中,公祭正式開始。全體來賓肅立于現(xiàn)場,集體默哀,并面向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三鞠躬。紅十字會會長、市政府副市長潘元松宣讀公祭辭。公祭辭中提到,志愿捐獻遺體、器官是一項崇高的行為,是造福他人、恩澤社會、利國利民的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無論對于醫(yī)學教學、疾病研究、救死扶傷,還是移風易俗、殯葬改革都具有現(xiàn)實的積極意義。舉行公祭儀式既是為了追思捐獻者,緬懷他們無私奉獻的義舉,更是為了弘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傳承捐獻者“始于平凡,終于無私,奉獻愛心,傳遞光明和生命”的精神。
隨后,潘元松代表盤錦市政府、市紅十字會,向已刻名入園的7名捐獻者敬獻花籃,并整理挽聯(lián)。各位領導及嘉賓、志愿者、捐獻者家屬依次向紀念碑敬獻鮮花,表達了深深的敬意與哀悼,突出了“我在盤錦——我為器官捐獻者祈福” 的美好心愿。
從今年開始,我市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日。今后每年清明前夕,新增的捐獻者名字都將鐫刻在盤錦市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上,以表達公眾對捐獻者的尊敬和緬懷之情。而隨著社會進步與發(fā)展,遺體、器官捐獻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健全完善,人們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人體器官捐獻事業(yè)中。
本次活動以“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為主題,市紅十字冠名醫(yī)院和部分醫(yī)療機構負責人、捐獻者家屬、受益者代表、登記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大連理工大學學生代表、紅十字志愿者、新聞工作者、普通市民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數(shù)百位愛心人士齊聚鶴棲園公墓,共同獻上對逝者的悼念和哀思。
公祭儀式于上午9點30分舉行,由儀仗篇、 感恩篇、 接力篇、致辭篇、緬懷篇5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盤錦紅十字藍劍救援隊承擔整個儀式的儀仗活動,營造出莊嚴肅穆的祭奠氛圍。儀式上,捐獻者家屬代表、受捐者代表、學生代表、捐獻志愿服務隊代表分別發(fā)言,宣講了全市捐獻者的典型事跡和無私奉獻精神,號召市民摒棄固有觀念,正確對待疾病和死亡,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行列中,讓生命在捐獻中升華。
在致辭篇環(huán)節(jié)中,公祭正式開始。全體來賓肅立于現(xiàn)場,集體默哀,并面向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三鞠躬。紅十字會會長、市政府副市長潘元松宣讀公祭辭。公祭辭中提到,志愿捐獻遺體、器官是一項崇高的行為,是造福他人、恩澤社會、利國利民的善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無論對于醫(yī)學教學、疾病研究、救死扶傷,還是移風易俗、殯葬改革都具有現(xiàn)實的積極意義。舉行公祭儀式既是為了追思捐獻者,緬懷他們無私奉獻的義舉,更是為了弘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傳承捐獻者“始于平凡,終于無私,奉獻愛心,傳遞光明和生命”的精神。
隨后,潘元松代表盤錦市政府、市紅十字會,向已刻名入園的7名捐獻者敬獻花籃,并整理挽聯(lián)。各位領導及嘉賓、志愿者、捐獻者家屬依次向紀念碑敬獻鮮花,表達了深深的敬意與哀悼,突出了“我在盤錦——我為器官捐獻者祈福” 的美好心愿。
從今年開始,我市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日。今后每年清明前夕,新增的捐獻者名字都將鐫刻在盤錦市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上,以表達公眾對捐獻者的尊敬和緬懷之情。而隨著社會進步與發(fā)展,遺體、器官捐獻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健全完善,人們觀念也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人體器官捐獻事業(y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