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紀念“最動情” 紀念活動邀你參與
生命是短暫的,每個人都終將告別這個世界,愛的美好和生的希望卻可以傳遞。
4月2日,是盤錦市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日。去年,由市紅十字會主辦、市鶴棲園公墓協(xié)辦的以“生命在奉獻中延續(xù)”為主題的盤錦市紅十字遺體器官捐獻公祭活動舉行,眾多盤錦市民自發(fā)前往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參與緬懷紀念活動的場景猶在眼前。
為什么緬懷紀念?因為那些偉大而又平凡的器官捐獻者,其大愛和無私奉獻精神,充分彰顯了人道主義。
今年的公祭器官捐獻者的活動也將要如期舉行,我們也將再一次見證,通過公祭,傳遞社會的正能量,并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
捐獻:生命樂章不死
造血干細胞、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是全國各級紅十字會開展的工作。以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為例,自2010年開始,紅十字會與衛(wèi)生部門共同開展公民逝世后捐獻器官的工作,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很好的反響。這種政府與社會組織合力的器官捐獻工作也正在逐步進入法制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那么,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參與,是非常必要的。
2016年,本市公祭儀式由儀仗篇、感恩篇、接力篇、致辭篇、緬懷篇5個章節(jié)組成。其中,盤錦紅十字藍劍救援隊承擔了儀式的儀仗活動,市紅十字冠名醫(yī)院和二級以上醫(yī)療機構負責人員、捐獻者家屬、受益者代表、登記器官遺體捐獻志愿者,以及民政系統(tǒng)、紅十字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和我市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器官捐獻協(xié)調(diào)員、大連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代表、新聞單位、紅十字志愿者等來自全市社會各界的數(shù)百位愛心人士將共同獻上對逝者的奠念和哀思。
的確,逝者生前自愿器官捐獻,心愿被達成后,生命的樂章便沒有“休止符”;被拯救者,可以深情地對器官捐獻者表示感恩:“那天,是你給了我新生命。”
我們了解到,用生命傳遞善良的人,在做出捐贈器官的決定時,懷有這樣的心情:捐贈器官可以救別人。其親人思量的是,器官活在別人的身體里,會覺得他從沒有離開,他獲得了重生。
責任:公民共書大愛
位于鶴棲園的盤錦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nèi),已有7名捐獻者刻名入園。當眾多的逝者選擇長眠地下時,他們卻無悔選擇了捐獻,讓生命的價值得以升華。他們的自愿捐獻為人類攀登醫(yī)學高峰鋪墊了基石,為一些人重獲新生和光明奉獻了機會。他們中有年邁的老者,也有英年早逝者;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國企職工;有樸素的家庭婦女,也有十幾年黨齡的老共產(chǎn)黨員。他們都做出了不凡的臨終抉擇。
據(jù)了解,我們國家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數(shù)量在以每年超過10%的增量擴大。“敢捐、想捐、能捐”為社會所期望,在政府支持下,廣泛動員社會資源,開展人道救助,亦成為公民責任。
當一個人去世后,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組織以自愿、無償?shù)姆绞骄璜I,用于救治因器官衰竭而需器官移植的患者,使其能夠延續(xù)生命、改善生活質(zhì)量。這就是器官捐獻的意義。
本市設立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日,是為了緬懷和紀念遺體器官捐獻者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也是為在全社會倡導“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捐獻行為如何更加引起公眾重視、如何更好地紀念緬懷?若您有話要說,可聯(lián)系盤錦市紅十字會,聯(lián)系電話是,0427-780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