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現身說法”
“造血干細胞能救人,但愿可以幫到病患者!”4月22日中午,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10名隊員來到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與學生志愿者一同向在校大學生宣傳造血干細胞知識,鼓勵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挽救生命貢獻自己的力量,短短1小時,便有多名大學生表示愿意加入到這項神圣的事業。
“和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當面交流,我更理解了配型成功實在可貴,我們同學愿意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去救一個生命。”看到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宣傳,陳同學決定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隊伍。“患白血病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白血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歷的痛苦超乎想象,而他們所需要的,可能僅僅只是你身上的一點干細胞。”陳同學說。
很快,有6名同學填寫了《志愿捐獻者登記表》,并在《志愿捐獻者同意書》簽名。過些天,市紅十字會將帶專業醫護人員來到學校,幫助學生們完成血樣采集,以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很多人一聽到骨髓捐獻,就以為要鉆骨抽髓,非常害怕。”據現場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隊長、盤錦第8例捐獻者王太升介紹,如今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已經拋棄了“抽髓”的老辦法,改從外周血中采集。新的采集方法是通過肌肉注射動員劑,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再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采集全血,最后用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干細胞,采集過程簡單、安全。另外,造血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的能力,“捐獻少許造血干細胞不會損害健康,不影響正常生活,卻能挽救一個瀕危的生命。” 陳同學覺得很值得去做。
董同學見到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現身說法”,也堅持了自己的志愿,此前,他對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和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相關知識有過初步的了解,這一次,要真正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在盤錦的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中,成功捐獻者目前已達8人。盤錦首支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成立后,這支“愛心戰隊”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積極開展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擴大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隊伍。
同時,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團委紅十字會利用微信公眾號和QQ群在青年學生中發起“青春的獻禮”等活動,呼吁大家報名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踐行志愿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