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懂法律、懂政策、讓人知曉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是一項為國盡責、為民造福的事業,傳遞生命的光明。11月22日,市紅十字會聯合市衛計委共同舉辦全市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培訓班。本期培訓班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梳理總結本省本市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工作,規范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協調工作管理和隊伍建設,拓寬工作視野,學習先進的理念方法,進一步推動紅十字事業發展。
遼寧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主任李鳴川、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孟一曼、大連醫科大學范寧老師出席開班儀式,并進行專業培訓。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器官、遺體捐獻協調員和紅會器官捐獻負責人共30余人接受了培訓。
本期培訓班傳授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政策、協調員素質要求和溝通技巧、工作流程等,還圍繞如何推動協調工作進行了交流互動,既有理論思想的碰撞,又有實際工作的講解,對紅十字會及醫療機構協調員開展工作是一次很好的理論指導和經驗推廣。
近年來,國家器官捐獻的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國務院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意見》將人體器官捐獻納入了紅會法定職責。
本市2011年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2014年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開始協調員培訓,今年,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申報“遺體器官捐獻宣傳志愿服務項目”獲批。幾年來,器官、遺體捐獻的宣傳動員、建章立制、報名登記、政策推動、隊伍建設、信息平臺建設和緬懷紀念園建設等工作持續推進,捐獻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專項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器官、遺體捐獻完成例數、志愿登記數和社會知曉度與公眾參與度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