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工人徐天博赴沈陽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白血病兒童生命
37歲的徐天博是遼河油田筑路公司的一名工人,2008年,一次無償獻血時,他留下血樣,成為造血干細胞登記志愿者,2018年9月,被通知配型成功,患者需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接下來的體檢和確認過程,他沒有想過反悔,把這個消息告訴妻子和父母,也得到了支持。徐天博說,自己捐獻造血干細胞,只是恰好做了一件不大的事,有愛心的人都會捐獻。
10月26日,徐天博在解放軍第463醫院住院第二天,上午9點,他注射了動員劑,為采集造血干細胞做著準備。他已經得知,29日就可以進行正式采集,在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后,挽救在北京住院的一名6歲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兩天前,盤錦市紅十字會、興隆臺區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盤錦站為徐天博赴沈陽捐獻造血干細胞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送站儀式,盤錦多名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紅十字志愿者也都特意趕來歡送他。
“我知道這個配型成功的幾率非常低,獻造血干細胞救別人一命,我也是幸運的。”回憶等待正式捐獻的這些天,徐天博覺得,自己的生命和受捐者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甚至為等自己的造血干細胞的患者擔憂,“通知去醫院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電話怎么還沒來?他現在身體情況如何?”
在沈陽,盤錦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沈陽志愿者也來陪伴,讓他心里感到溫暖。在醫院的日子一切順利,吃住都挺好,只是近來氣溫下降,為預防感冒,他極少外出。
近些天,徐天博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正以最好的身體狀態準備著,家人也放心,“沒啥可擔心的,最重要的是對受捐者生命負責。”徐天博再次確定自己選擇奉獻愛心的初衷。
徐天博呼吁其他市民為病人增添一份希望,加入中華骨髓庫挽救生命。“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大門永遠向有愛心的人敞開著。”他說。
截至目前,盤錦市造血干細胞入庫志愿者達到6722人,已實現造血干細胞捐獻8人。徐天博是我市第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小常識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當外周血液中造血干細胞的密度,達到了理想狀態時即開始(一般在注射造血干細胞動員劑的第五天)采集。
采集造血干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后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其過程與捐機采血小板一樣,只 是需要注射動員劑及針頭保留在血管中的時間比采機采血小板的時間更長一些(全過程約3-5小時),處理(分離)的血量更多一些。
采集的數量根據患者和供者的體重和移植所需造血干細胞的量而定。若患者需要的造血干細胞數量較少而供者體重較重時,采集一次造血干細胞即可;若一次采集的造血干細胞數量不能滿足患者需要時,將在次日再采集一次造血干細胞,每次采集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大約200毫升左右。一般每個治療量造血干細胞懸液內含5-10克造血干細胞。
下一篇:
大學生救護員:用愛心讓生命更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