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资源在线播放|jizzjizz国产视频|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欧美伊人网

當前位置: 首頁 >業務工作 >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我盡力了,對得起“醫者仁心” ——記江蘇蘇州吳江區遺體捐獻者王維中

“我要把遺體捐獻給蘇大醫學院”“病重后,不要給我插管,省下寶貴的醫保費用,用于更需要的人”……這是病床上的王維中反復叮囑家人的話,也是他早就在遺囑中寫明的愿望。雖然不舍,但家人還是一一幫他落實了。彌留之際,愛人周明珠對他說:“我們都按照你說的做了。”王維中虛弱地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第一人民醫院原副院長、蘇州永鼎醫院原心內科主任醫師王維中病逝,享年79歲。第二天,王維中的兒子王宇清遵照其遺囑,將父親的遺體捐獻給了蘇州大學醫學院,完成了父親身后繼續為醫學事業作貢獻的愿望。

一生樸素,行醫五十余載

富家橋19號的醫院小區,在這個王維中生前住了30多年的地方,親人、同學、朋友以及王維中生前醫治過的病人紛紛前來吊唁,在王維中的遺像前為他上一支香,回憶一些往事,同他作最后的告別。

王維中,1944年出生于無錫農村,是家中長子,還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1968年,王維中從當時的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被分配到當時的吳江縣人民醫院(現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工作。剛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只有40多元,每次發工資,王維中都會把大部分的錢寄回家里,補貼家用,自己則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

愛人周明珠回憶:“年輕時,我常和他開玩笑,問他,‘你怎么沒有一件好衣服’,他根本不在意,只說‘我穿破衣服,人家也叫我王醫生’。”

1990年,王維中一家搬至醫院小區,這是醫院分配的住房。后來隨著經濟條件改善,同事陸續搬走了,王維中和周明珠老兩口卻一直住在這里。

69歲時,王維中被確診為肺間質纖維化,肺的換氣功能減弱,上下樓有些力不從心,家人都勸他搬家,王維中卻說:“住習慣了,不想搬,我只要把四樓當成兩個兩層樓就好了。”

了解王維中的人都知道,他對物質方面從不在意,因為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醫學事業上。2004年,已到退休年齡的王維中留院繼續工作了四年;2008年,他又被蘇州永鼎醫院聘為心內科主任,直到去世前的一個月,他還在門診為病人看病。

王維中一生都把醫療工作當成一項神圣的事業,在自己的一本論文集的《前言》中,他這樣寫道:“能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做出正確的診斷,看好病,是我永恒的信念。”

醫者仁心,挽救患者生命

“王院長救了我兩次。沒有王院長,我早就走了。”80歲的退休老師陸孫義提起王維中,言語之中滿是感激,他人生中兩次跨過“鬼門關”都有王維中的幫助。

2005年,陸孫義在拔牙后出現高燒不退的癥狀,治療了半個月沒有任何好轉,之后,他來到王維中的門診,經過王維中和同事的共同診斷才找到病因——由于細菌感染,導致陸孫義的肝臟化膿性病變,從而引發高燒癥狀。當時這種病例較為少見,王維中當天即邀請了自己熟悉的醫學專家來吳江,幫助陸孫義吸出了肝臟里的膿水,高燒很快就退了。王維中對病人負責的態度,讓陸孫義非常感動。痊愈后,陸孫義給王維中包了2000元紅包,被王維中婉拒。陸孫義回憶:“我記得,當時王院長對我說,我對所有的病人都一樣。”

2011年,王維中又根據陸孫義的體檢報告,發現了他腎臟上有腫塊,屬于腎癌早期癥狀。聽取了王維中的建議后,陸孫義及時做了腫塊切除手術,避免癌細胞進一步擴散。如今,耄耋之年的陸孫義身體依然十分健康。

在55年的工作中,王維中治愈了無數個像陸孫義這樣的患者。不管白天還是夜晚,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只要患者有需要,他都是隨叫隨到,不管患者是什么身份,他對所有人均一視同仁,全力救治。

對病人的盡心盡力,病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是很多吳江人心目中醫者仁心的“王醫生”“王院長”。

王維中生前寫下的一篇文章中,記錄下了他與病人間的深厚情誼:“有的就診者,幾十年后都還記得我,見了面就述說當年我為他們父輩看病時盡心盡力的細節;有的病人,過了二三十年還特地來找我看病;有的老病號,經最后的努力仍然離開了,可家屬對我仍是滿滿的感激,這讓我何以承受。”

逝后捐遺,獻身醫學事業

2022年8月,當時身體還健朗的王維中,“趕時髦”寫下了一份遺囑。在遺囑中,他向家人表達了不要過度治療及捐獻遺體的愿望。

“我慎重決定,在生命臨終之時,請不要采取氣管插管、心肺復蘇等創傷性搶救措施,更不再進行原發疾病的延續性治療,節省下可貴的醫保費用,以用于更需要的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知道生死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已看淡生死,那么我的軀體理應捐獻給自己所鐘愛的醫學事業……我所患的間質性肺病,原因不明,到時候病理解剖對進一步認識此病或許會有意義……角膜如還有用,可捐給‘光明工程’。”

臨終前幾天,王維中將這份早就擬好的遺囑轉發給家人,看到父親的遺囑,王宇清一聲嘆息:“父親的覺悟太高了!”

“病人來找你看病就是對你的信賴。我們選擇了醫療事業,就應當全身心地熱愛這一份工作,永不反悔。要熱愛每一個病人,珍愛每一個生命。”這是在一次講座中,王維中對即將踏入醫學事業殿堂的醫學專業畢業生所說的話。

行醫55年,王維中不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正如他在遺囑中說:“我盡力了,我對得起‘醫者仁心’這四個字,我對得起做一個好醫生的良心!”

劉曉蘭

信息來源:中國紅十字會
關閉 打印
上一篇: “生命接力 · 大愛傳遞”項目編入《中國精神文明建設年鑒》
下一篇: 遼寧省代表隊喜獲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生命接力運動會兩個獎項